防在治前 | 古建筑结构健康监测系统,让感知为古建护航
01
方案背景
古建筑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产,是历史文化的载体,承载着前人的智慧和汗水,见证了社会的沧桑变化。我国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与文化,使我国的古建筑完全独立于西方建筑体系,形成了独特的东方古典建筑体系,与欧洲建筑、伊斯兰建筑并称世界三大建筑体系。
古建筑在经历漫长的岁月洗礼,受地质灾害、气候等因素的影响,或多或少都隐藏一定的损伤。此外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,游客数量增多,对于古建筑的负荷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。还有周边高层施工、地铁施工等都会对古建筑结构产生一定的威胁。
古建筑作为不可再生资源,做好继承和保护工作刻不容缓、也势在必行。
02
相关政策
2021年11月,国务院发布《“十四五”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》明确,要强化文物古迹保护,提高预防性保护能力。“十四五”时期,基本实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抢救性保护到预防性保护的转变。
今年3月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《“十四五”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发展规划》中明确,要以构建多级多要素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为目标,加强历史建筑动态预警,研究城乡历史文化资源数据采集与可视化展示技术,搭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监管平台。
▲“十四五”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
03
方案介绍
为了让古建筑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,888集团游戏入口科技(WITBEE®)自主研发了古建筑结构健康监测系统,其深度融合AIoT、5G/4G、北斗卫星导航、大数据、三维可视化等技术,通过智能结构诊断器、环境传感器和视频监控等感知数据,可根据位移、沉降、倾斜、加速度、振幅、频率、结构温度和动态平衡等结构监测指标,及风力、温度等外界条件,实现古建筑结构安全预警和健康度的快速评估。
可有效预知古建筑结构变化趋势,让管理者随时随地了解和查看古建筑的运行状况,强化古建筑结构安全监管工作,辅助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,降低古建筑事故带来的生命财产重大损失。
▲古建筑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架构图
04
智能监测仪器
智能结构诊断器采用多维度结构健康无损SHM识别技术,多自由度微振动诊断方法与感知终端,集成多种自主核心算法和边缘计算能力,对建筑和构筑物进行结构健康诊断。应用于桥梁、建筑、危房、古建、边坡、道路、堤坝、隧道、管廊。
核心功能
集成10多项结构体征健康监测指标
创新性集成位移、沉降、倾斜、加速度、振幅、频率、地震烈度、动态平衡、人体舒适度和结构温湿度等监测指标。
边缘终端提高弹性并减少网络负载
超级边缘终端集成多维感知、自主算法、边缘计算、存储、储能、加密和5G/4G通信于一体,原始数据不必传回云端。
随需应变的开放平台与数据服务
AIoT开放平台实时解算毫米级卫星定位、挠度、索力、伸缩缝、船撞报警、电子罗盘等数据服务。
核心科技
无损SHM结构健康诊断识别技术
SHM技术利用多自由度微振动诊断算法、无损采集技术和多层次分析发现结构早期损伤与隐患。
超小尺寸1.5毫米级全球卫星定位
难以置信的超小尺寸设计,支持北斗、GLONASS、GPS、Galileo等1.5毫米级全球卫星定位服务能力。
云边端架构,AIoT弹性延展能力
云边端协同架构让每个单元相互独立亦可组合拼图,勾勒“一机一物一城”的数字孪生城市全景。
即装即用,使用成本下降95%
一体化小型机易安装部署,极大缩短施工时间和减轻维护量,降低95%使用成本。
05
关于我们
▲5G赋能城市安全运行监测场景
▲5G赋能城市生命线感知生态圈